环境保护科学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cience

大气污染防治

  • 空气自动监测网络数据有效性的自动化判别

    曲凯;李彦;崔志伟;

    以山东省空气自动监测网监测数据有效性的自动化判别为例,阐述了自动化判别的主要思路、判别程序和判别规则,探讨了省级或区域级空气自动监测网络的数据自动化判别方法。

    2011年06期 v.37;No.168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69 ]
  • 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分析

    魏毅;

    以乌鲁木齐市2004~2010年间的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法评价其大气环境质量,并运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预测其发展趋势。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NO2和PM10有上升趋势,SO2呈不显著下降趋势。

    2011年06期 v.37;No.168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92 ]
  • 软包装印刷的有机废气净化和溶剂回收工艺研究

    毛海荣;陆宏杰;马军;刘长来;

    为了促进企业开展节能减排和资源回用,在车间选取了一条干式复合线进行废气净化和溶剂回收及利用工艺研究,使用乙酸乙酯作为粘胶剂的稀释剂,废气净化和溶剂回收采用吸附浓缩+冷凝回收工艺,溶剂脱水提纯采用渗透汽化膜分离工艺。结果表明,这两种工艺组合十分适合干式复合线的溶剂回收和溶剂脱水提纯,处理装置具有溶剂回收率高、纯度好、运行安全可靠等特点。

    2011年06期 v.37;No.168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149 ]

水污染防治

  • 生物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刘桂萍;刘巍巍;刘文杰;龚彩霞;

    采用富集培养、蓝色凝胶平板筛选和发酵液排油活性测定的方法从沈阳蜡化厂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到一株产表面活性剂菌株并通过摇瓶发酵实验对该菌株产表面活性剂的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产表面活性剂的最佳碳源为废油氮源为尿素,初始pH值为7.0,接种量为5%,培养温度为35℃,培养72h后发酵液排油圈直径可达6.6cm,发酵液的表面张力降到近30mN/m。

    2011年06期 v.37;No.16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2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36 ]
  • 无机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研究

    田岳林;刘桂中;杨永强;高成杰;袁栋栋;李汝琪;

    对无机膜分离技术在含油废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等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现状、工程实例和应用前景进行综述,指出无机膜具有耐高温、耐腐蚀、耐污染、机械强度高等优异性能,在苛刻反应条件下的工业废水处理方面优势明显,尤其是陶瓷微滤和超滤膜在水处理领域的商品化应用已日渐成熟和稳定,并提出未来在无机膜应用领域的发展方向。

    2011年06期 v.37;No.168 16-19+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82 ]
  • 人工湿地系统微生物调控技术研究

    陈晓东;

    微生物在人工湿地处理污水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适当的人工调控措施,可以提高湿地系统的总体处理效率和针对性指标的处理能力。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湿地系统中对微生物人工调控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人工湿地微生物调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向。

    2011年06期 v.37;No.168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2K]
    [下载次数:3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0 ]
  • 蒲河流域污染状况与生态修复技术对策的研究

    荆勇;

    概述了2010年以前蒲河的污染状况及形成原因,介绍了目前通过蒲河综合整治系列工程实施及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蒲河污染状况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由2009的劣V类水质提高到目前V类水质,同时,提出目前尚存在的问题及蒲河水污染控制和水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方案,为"十二五"沈阳市创建生态城市和消除劣五类水体的既定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2011年06期 v.37;No.168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83 ]
  • 云南酸控区土壤重金属释放特征及潜在风险

    任治忠;杨雪莲;

    研究了云南省酸雨控制区3种土壤重金属Pb、Zn、Cu在模拟酸雨淋溶作用下的释放特征,并进行了酸雨淋溶前后的潜在风险评价。结果表明,重金属在模拟酸雨作用下很快溶出,约30h后趋于平稳,3种重金属Pb、Zn、Cu最大累计释放量分别为102.32、52.19和70.54mg/kg。不同pH下重金属的溶出趋势基本相同,重金属的释放量均随酸雨的降低而增加。由潜在风险评价可知,3种重金属污染程度为Pb>Cu>Zn,且重金属经酸雨淋溶后危害程度增加。指数表明酸雨淋溶前后种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均为轻微生态危害,但区域性危害较重。

    2011年06期 v.37;No.168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62 ]

固废处置与处理

  • 挥发回转窑处置钢丝绳行业污泥的污染物排放研究

    武攀峰;陆荣;吴玉军;严宇澄;

    通过利用挥发回转窑处置钢丝绳行业污泥的工业化试验,测定了烟气排放参数及污染物排放指标,分析了污泥添加对挥发回转窑烟气排放的影响程度及各项污染物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污泥添加量18%~22%,对挥发回转窑烟气排放无影响,烟尘、SO2、氮氧化物、Zn、Pb、HCl等各项污染物指标均符合国家控制标准;烟尘排放浓度与Pb、Zn排放浓度呈显著正相关;SO2排放浓度与烟气含氧量、空气过剩系数、排放浓度呈显著负相关。通过控制烟气中烟尘浓度可减少Zn、Pb的排放,在满足SO2排放浓度达标的同时,还应加强工艺供氧量的管理,控制的产生,减少烟气对生产设备的腐蚀。

    2011年06期 v.37;No.16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6 ]

环境生态

  • 氮磷在塘-湿地组合生态系统中的去除机制研究

    遇抒;彭莉;

    采用多种形式的塘和湿地组合生态工艺完善传统的生态塘和湿地系统,能实现系统处理环境的多样化,提升对氮、磷的去除效能。对山东某组合生态处理系统的研究表明,组合生态处理系统能够有效提升对氮、磷营养物的去除效果。各生态单元水环境的差异影响着氮和磷的主导去除机制,使氮、磷表现出不同的季节去除规律。其中氮的去除主要依靠生物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底泥中的磷按照Fe-P>OPalk>Al-P>Ca-P>OPres逐渐变为Ca-P>Fe-P>Al-P>OPalk>OPres,与磷共沉降逐渐成为的主导去除机制。

    2011年06期 v.37;No.168 37-40+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63 ]

环境管理

  • 气候变化对淮北地区面源污染的影响及综合调控

    王刚;严登华;尹军;翁白莎;

    分析了安徽省淮北地区面源污染的现状与压力,从污染物的产生、迁移、转化与汇聚的机理讨论气候变化对面源污染的影响机制,最后从源头控制、途径控制、末端治理、调控机制建设4个层面提出综合调控措施。

    2011年06期 v.37;No.168 41-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56 ]
  • 典型化工园区民众对生态恢复的参与研究

    徐琳;胡锋;李辉信;

    通过问卷探讨泰兴化工园区民众对生态恢复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分析民众参与生态恢复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园区民众生态恢复意识处于政府依赖型,忽视科研部门的指导作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是影响民众生态恢复认知、诉求意愿与途径的主要因素,此外,民众对生态恢复的参与深度虽受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当地居住时间的影响,但与性别和个人收入无关。

    2011年06期 v.37;No.168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65 ]
  • 基于GIS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TMYL构架研究——以赣江流域为例

    谭斌;陈武权;谭广宇;李红华;曹茜;刘锐;

    以赣江流域为例,提出了基于GIS的TMYL计划技术框架,构建了以保持水生态系统健康为目标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体系。在ARCGIS9.3的环境中,利用GIS的叠置技术,建立基于控制单元为管理核心、污染源在线监控为配套建设的三级监控体系。结合流域水污染防治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及评估分析,为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总量控制方案和对策措施提供辅助决策依据。实践表明,在水污染防治过程中,地理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是实现流域水质目标业务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为数据管理、空间图形表达和空间决策分析提供有效的工作平台和可靠的技术支持。以控制单元为管理核心的管理方式,是实现流域水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流域水质长期满足水生态服务功能的重要手段。

    2011年06期 v.37;No.168 52-5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2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228 ]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棕地再开发项目风险研究

    郭鹏;桂琪琪;朱煜明;

    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棕地再开发项目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和分类,对主要社会利益相关者在项目中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形成一个基于利益相关者合作模式的棕地再开发项目风险管理机制。

    2011年06期 v.37;No.168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K]
    [下载次数:4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59 ]
  • 煤化工废水中硝基苯胺类污染物的HPLC测定

    仲新华;王纯利;王文全;周梦春;

    通过试验建立了工业废水中苯胺类污染物的液相色谱测定方法,优化了试验条件。该方法吸收值与基质质量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非常显著,苯胺和6种硝基苯胺类成分的检出限在0.0001~0.0003mg/L之间,空白加标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在(RSD)1.8%~4.8%之间,基质加标回收率在58.6%~93.8%之间。对煤化工园排出的废水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分离效果好、分辨率高,能够满足废水中苯胺类污染物检测分析的要求。

    2011年06期 v.37;No.168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2K]
    [下载次数:2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1 ]
  • 用GC/MS分析火灾后苯板产生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

    战乃霞;于连贵;李丹;朱永娟;

    采用GC/MS方法对某苯板厂火灾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苯板火灾后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中检测出61种化合物,其中被美国EPA列入优先污染物的苯系物、萘和蒽等占总有机物12.2%。

    2011年06期 v.37;No.168 63-6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3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9 ]
  • 环境建设样板城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郝明家;王立宁;

    探讨了环境建设样板城提出的背景,提出环境建设样板城的基本概念及内涵,确定了环境建设样板城评价指标体系的制定原则,建立了由五大类九十项指标构成的环境建设样板城评价指标体系。

    2011年06期 v.37;No.168 66-6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2 ]
  • GI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的应用

    贾荻帆;栾晓峰;

    通过对GIS技术在自然保护区规划中应用现状的综合分析,探讨了该技术目前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目前该领域研究热点是GIS技术如何与遥感(R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有机结合;如何有效处理大量观测调查数据中存在的不确定性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而GIS制图出图技术如何与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等有机结合,使规划图件更完美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2011年06期 v.37;No.168 70-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K]
    [下载次数:7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194 ]
  • 环境质量改善对沈阳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张嘉治;王帅;杨彬;

    在论述沈阳市"十一五"期间的空气、地表水、声环境质量改善情况的基础上,以沈阳市经济发展为研究对象,从对外贸易、旅游业、房地产业3个方面,分析了环境质量改善对沈阳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期为城市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2011年06期 v.37;No.168 7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77 ]
  • 环境监测人员培训效果评价的研究

    马月珠;陈铭;

    为提高环境监测站人员培训质量,提升人员开发的水平,培训效果评价作为培训管理的重要环节,是培训活动长期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措施。就环境监测站人员培训效果评价的目的及意义、评价内容、评价的标准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011年06期 v.37;No.168 78-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46 ]

监测与分析

  • 我国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焦宝玉;陈建文;但德忠;

    结合四川省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行,从运行管理模式方面探讨了我国空气自动监测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通过国内外环境空气评价指标的比较,探讨了现阶段中国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的不足以及增加空气污染指数分指标的必要性。

    2011年06期 v.37;No.168 81-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K]
    [下载次数:6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1 ] |[阅读次数:170 ]
  • 价值工程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建设中的应用

    刘以礼;潘明芳;

    在环境监测仪器设备建设中应用价值工程原理和方法,对仪器设备配置方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价值工程有利于合理地配置各类仪器设备,选择与其功能相适应的成本价位,充分发挥仪器设备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提高环境监测总体能力。

    2011年06期 v.37;No.168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2 ]
  •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体系框架研究

    曲健;王玉平;

    摘要为进一步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系统化质量控制技术,参照国外先进的质量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监测体系的实际情况,搭建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与控制技术体系框架,在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的前提下,编写了一系列支持该体系正常运行的指导性文件。

    2011年06期 v.37;No.168 90-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9 ]
  • 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总铬

    姜秋俚;孙铁珩;张见昕;刘畅;付友生;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总铬,乙炔流量100L/h、燃烧头高度为9mm、狭缝宽度0.2nm时,灵敏度和重现性最好。1mg/L铬溶液中盐酸含量5%、氯化铵含量0.5%时,吸光度较高,相对标准偏差最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好,精确度和准确度高,便于推广,适合水中总铬的测定。

    2011年06期 v.37;No.168 9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9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63 ]

环境评价

  • 基于熵权法的连云港市入海河流环境健康评价——以蔷薇河为例

    侯东林;李杨帆;吴霜;周驰;蒋仲妮;孙翔;朱晓东;

    建立包含压力状态响应要素的指标体系,采用基于熵权的模糊数学评价方法运用相对隶属度算法评价在快速城市化胁迫下(2000~2007年)连云港市入海河流(以蔷薇河为例)相对健康程度,该方法避免了主观判断河流环境健康标准的不确定性。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7年,连云港市蔷薇河相对健康整体大致呈下降趋势最优年为年最差为年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压力要素的最大隶属度0.7639(2003年),状态要素的最大隶属度(2000年),响应要素的最大隶属度(2002年);各评价指标的最大隶属度主要集中于2002年其概率为31.25%

    2011年06期 v.37;No.168 98-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2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10 ]
  •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武烈河流域水质评价研究

    秦天玲;候佑泽;郝彩莲;王舒;

    利用MATLAB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武烈河流域水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武烈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相对较好,高寺台下游断面的水质污染比较严重,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溶解氧的主成分贡献率超过0.5,说明流域有机污染严重,需要控制工农业废水排放,以遏制污染加剧、预防富营养化爆发。

    2011年06期 v.37;No.168 102-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3 ] |[阅读次数:162 ]
  • 改进的未确知测度评价模型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钱树芹;高秋霖;

    构筑了一种新的单指标未确知测度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某经济开发区的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改进的未确知测度模型的样本排序与样本识别所得的判断结果相吻合,避免了传统未确知测度模型在固有的情况下,样本排序与样本识别判断不一致的问题,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合理地反映水环境质量状况。

    2011年06期 v.37;No.168 106-108+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52 ]
  • 水电项目环保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黄勇;张宇;姜华;楚凯锋;

    通过我国2006~2010年水电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执行情况的统计,分析了水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探讨了水利水电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工作需统筹流域开发与保护,发挥规划环评作用;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跟踪管理机制;积极推进分阶段验收,推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建立流域梯级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和生态数据库;加强珍稀特有鱼类驯养繁殖的基础性研究等环境保护对策。

    2011年06期 v.37;No.168 109-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01 ]

环境噪声

  • 铁路两侧划分声环境功能区的讨论

    平树水;刘晓强;

    讨论现有标准对铁路两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的适用性,概括与铁路两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相关的研究成果,提出尽快制定铁路两侧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标准的建议。

    2011年06期 v.37;No.168 114-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51 ]
  • 拉萨城市环境噪声污染及其综合防治对策

    平措;

    针对噪声污染特点,对摘要道路交通、社会生活和建筑施工等拉萨城市特有的环境噪声污染源进行了综合分析,并结合拉萨城市的发展实际,提出了噪声污染的综合防治对策,为有关部门环境管理及其决策提供借鉴。

    2011年06期 v.37;No.168 117-119+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52 ]

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

  • 高温(70℃)玉米秸秆水解液产氢行为及群落结构

    张坤;任南琪;曹广丽;王爱杰;

    考察了高温条件下(70℃)牛粪堆肥、土壤、厌氧污泥、腐烂秸秆种接种物利用玉米秸秆水解液的产氢行为。结果表明:牛粪堆肥接种时达到最大的产气量(1355.7mL/L)和氢气产量(608.4mL/L),随后依次为腐烂秸秆、厌氧污泥和土壤。修改的Gompertz方程可以较好描述产氢量随时间变化趋势(R2>0.99)。牛粪堆肥接种时达到最大的产氢潜力(676.0mL/L),而土壤接种时的迟滞时间最小(9.8h)。DGGE图谱显示:不同接种物对应不同的微生物群落结构。Bacillus thermozeamaize,Enterobacter sp.JDM-19和Thermoanaerobacterium polysaccharolyticum strain,KMTHCJT和可能分别是牛粪堆肥,厌氧污泥和腐烂秸秆接种条件下的关键产氢微生物。

    2011年06期 v.37;No.168 120-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90 ]